(原文發表于4月29日,作者為The Athletic網站的火箭隊記Kelly Iko,文章內容不代表譯者觀點)
首輪系列賽G4火箭以106比109惜敗勇士,輸掉這場比賽約30分鐘后,情緒低落的杰倫-格林仍坐在更衣室里,試圖平復翻涌的心緒。大多數隊友已登上球隊大巴,空蕩蕩的更衣室里只剩下揮之不去的沮喪。
穿戴整齊的格林怔怔望向入口處,仿佛在等待一個永遠不會到來的答案。
此刻的杰倫-格林不僅是名瀕臨被淘汰的火箭球員,他們再次敗給了那群難纏、兇狠、久經沙場的勇士球員;也不僅是個在季后賽殘酷課堂里領悟“防守如何徹底鎖死進攻武器”的年輕球員……
此刻的杰倫-格林,不過是個會情緒泛濫的普通人。
比賽開始前一小時,當杰倫-格林正在場邊與助教羅伊-艾維研究比賽錄像時,后排身著藍金色勇士球衣的小男孩打斷了他。格林停下手中的工作為小球迷簽名,助教艾維笑著搖了搖頭。幾分鐘后,勇士前鋒庫明加又打斷了格林的工作,他走向更衣室時故意逗弄格林,還順手拽了拽艾維。而幾英尺外,兩支球隊的工作人員其樂融融地交談。這種在季后賽期間罕見的互動,展現了彼此間的尊重與情誼。
這輪已戰罷四場的系列賽,早已超越了單純的戰術博弈。層出不窮的摩擦、沖突與爭執中,涌動著最原始的競技精神。第四場比賽中,錄像回放中斷比賽的次數給人感覺甚至超過運動戰進球,整場比賽猶如地下拳賽般火藥味十足。作為低順位種子的勇士展現出火箭尚未企及的老辣:他們憑借庫里、巴特勒、角色球員的三分火力以及追夢格林充滿血性的防守,以不同方式收割著比賽勝利。
然而對杰倫-格林和火箭而言,三場失利中彌漫著沮喪與迷茫。面對勇士針對他制定的兇狠防守策略,格林始終未能找到破解之道,最終將球隊拖入了季后賽1比3落后這個充滿不祥預兆的深淵。
系列賽G4中,杰倫-格林僅出手8次得到8分,出場25分鐘卻出現5次失誤。三場敗仗里,他總計只得到24分。算上常規賽最后三場比賽,他近七戰有六場得分未能上雙。無論是因為節奏缺失、防守壓迫還是雙重夾擊,當這位最具爆發力的外線武器被鎖死時,火箭的進攻就會陷入癱瘓。
“顯然今晚他的進攻不在最佳狀態,”烏度卡教練評價道,“但不能因此影響全局表現。他依然要做出正確判斷,讓隊友成為受益者。防守端更要保持高強度,不能因為進攻低迷就喪失斗志。”
勇士很快就找到了限制杰倫-格林的方法。系列賽G4,希爾德率先領命,從后場就開始貼身緊逼,迫使格林要么出球,要么強行突破,后者往往會導致更糟的結果。當希爾德輪換下場,小佩頓立即接班。即便已進入聯盟四個年頭,杰倫-格林仍不具備應對高強度身體對抗的持球能力。
勇士成功壓縮了火箭本就擁擠的進攻空間。無論杰倫-格林轉向何處,總有勇士球員如影隨形。待系列賽落幕,這位23歲的季后賽新人必將復盤這些圍剿戰術,并尋找破解之道。這種防守待遇本身即是一種變相的尊重,勇士深知一旦讓杰倫-格林找到狀態,將引發整支火箭的連鎖反應。
“大多數球員都需要找到比賽節奏,”勇士后衛摩西-穆迪告訴The Athletic,“你越能打亂對手的節奏,就越能掌控比賽。至于對方的重點得分手,防守者自然要掐滅他們的進攻引擎。”
比賽下半場的陣地戰中,杰倫-格林幾乎查無此人。勇士的持球施壓越兇,無球狀態下的他得到的支援就越少。烏度卡教練在第三節最后8分51秒將杰倫-格林按在板凳席,即便末節初段重新登場,最后4分51秒他又再度被換下場。
“我們必須給予他(杰倫-格林)更多幫助,”范弗里特說道,“要幫他創造空間,設置更高質量的掩護,讓他有突破的起速區域。我從不懷疑他能否實現反彈,我們需要他保持自信、強大和積極,G5將是他大展身手的舞臺。”
“這是他第一次打季后賽,對手會不斷變換防守策略。這個過程狀態必然充滿起伏,需要應對各種挑戰。自我加盟火箭以來,他的進步令人驕傲。而球隊需要最佳狀態的他,當他火力全開時,整支球隊都會進入不同層次。我們會研究錄像,找出幫他提升效率的方法。”
第四戰中,火箭依靠申京(28次出手砍下31分)和阿門-湯普森沖擊勇士聯防核心的策略取得成效,雖然這個得分效率顯然在勇士可接受范圍內。回到主場后,火箭大概率會延續這個戰術,期待申京在熟悉的籃筐前能緩解客場作戰的緊張感。終場前1分鐘雙方曾戰至104平,而三場失利中火箭累計罰丟31球,恰好與24分的總輸分差不多。即便火箭是聯盟罰球命中率最差的球隊,這個數字也提供了某種自我安慰的可能性。
不過,火箭延續系列賽希望的核心砝碼,終究系于杰倫-格林肩上。誠然,作為二號種子不該在心理層面被下克上;也確實,離開舊金山時火箭更衣室會充滿“三場皆可贏下”的懊悔,不過這種精神勝利法并非NBA的生存之道。若想推遲休賽期計劃,杰倫-格林必須完成蛻變。無論是靠火箭設計更優的戰術,還是他硬生生鑿穿勇士防線。
“我感覺還不錯,”范弗里特說道,“聽著,這些失利確實糟透了,我們本有機會拿下其中兩場。這就是季后賽,我曾被橫掃過,當時我也堅信我們才是更好的球隊。四場全輸時你會明白,勝負往往就在毫厘之間,每個回合都至關重要。這兩場客場比賽我們努力保持侵略性,試圖讓球隊打得更沉穩。現在我們要回主場了,贏下一場并非不可能。我們會一場一場拼,保持信心,保持團結,繼續戰斗。”
系列賽第五戰將無關哪支球隊能避免犯規麻煩,無關三分出手數或天賦對比,也不會再有意外因素。庫里在G4的比賽中相對沉寂(13次出手得到17分),而巴特勒(12投7中砍下27分)和波杰姆斯基(18投9中貢獻26分)將在G5再度扛起大旗。淘汰賽歸根結底比拼的是求生欲望,是誰能在絕境中存活。這支火箭尚未經歷過如此絕境,而留給他們的適應時間所剩無幾。
“這個系列賽比的是穩定性,”烏度卡教練說,“從第一天起我們就在強調這點,必須在各方面都更加穩定。計劃很明確:回主場贏下一場,然后殺回來。”
原文:Kelly Iko
編譯:李太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