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發表于5月8日,作者為The Athletic網站的凱爾特人隊記Steve Buckley,文章內容不代表譯者觀點)
對于那些認為凱爾特人和尼克斯的次輪系列賽已淪為無懸念較量的看客們,周三夜晚的TD花園球館給出了響亮回答。在這場東部半決賽G2中,尼克斯以91比90險勝綠軍,將系列賽領先優勢擴大到2比0。這是尼克斯連續第二場完成20分驚天逆轉戰勝凱爾特人,意味著他們距離締造NBA近些年最大冷門僅差兩場勝利。
所謂“凱爾特人首戰只是狀態生銹”的理論,所謂“失利必將喚醒衛冕冠軍體內蟄伏的猛獸”的預言,在現實面前轟然崩塌。次戰開局確實沿著預期軌跡發展,凱爾特人打出16比4的夢幻開局。但終場前13秒,布倫森兩記罰球幫助尼克斯取得1分領先,隨后塔圖姆的絕殺嘗試被布里奇斯的防守扼殺,計時器歸零時球權易主,為這場鏖戰畫上戲劇性句點。
“木已成舟,”凱爾特人球員杰倫-布朗在賽后接受采訪時表示,“現在正是檢驗球隊成色的時刻,我們必須重整旗鼓,爭取在系列賽G3打出轉機。”
耐人尋味的是,杰倫-布朗剛結束發言,凱爾特人主場球館火警警報驟然響起。廣播循環播放著“緊急情況”的提示,TD花園球館全員疏散,所幸未造成人員傷亡。
但對凱爾特人而言,真正的危機仍在持續。去年季后賽他們總能贏下這類膠著戰役,而如今?若連續兩晚的敗局能說明什么,那就是這支衛冕之師正在丟掉他們最擅長的決勝本領。
首先必須承認,這輪系列賽本不該讓凱爾特人顯得如此狼狽。雖說將其形容為“熱身賽”有些夸張,但凱爾特人常規賽61勝21負的戰績碾壓尼克斯的51勝31負,更在雙方的直接交手中取得4比0完勝。此刻正應搬出已故凱爾特人傳奇湯米-海因索恩那句永不過時的季后賽箴言:“這和常規賽完全是兩碼事。”
若想聽這句名言的現代版,不妨重溫火警響起前杰倫-布朗的發言:“常規賽和季后賽截然不同,我們明明有能力打出好球,但就是沒做到。”
即便是海因索恩在世,看到凱爾特人連續兩場在第三節領先20分的情況下被翻盤,恐怕也會驚掉下巴。雖然結局相同,但G2凱爾特人建立20分優勢的方式,幾乎讓人忘卻了G1的崩盤,這次他們靠科內特和波爾津吉斯接連的暴扣(而非三分雨)擴大分差。
當麥克布萊德在第三節末命中三分將分差迫近至12分時,尼克斯的反撲齒輪已然咬合。隨之而來的第四節完美復刻了G1的劇本:尼克斯再度掀起逆襲狂潮,而凱爾特人則重演了崩潰戲碼。
首戰凱爾特人創下季后賽單場45記三分打鐵的恥辱紀錄,拱手送出勝利;次戰他們“僅”投丟30記遠投,卻締造了季后賽連續兩場三分打鐵總數的新紀錄。而眼前的這輪系列賽?本該是毫無勝算的尼克斯對陣東部霸主凱爾特人,可現實卻是:凱爾特人竟在季后賽的鎂光燈下徹底迷失了方向。
身穿凱爾特人應援T恤的球迷若想從兩連敗中尋找慰藉,倒也有個數據支撐:凱爾特人本賽季客場戰績(33勝8負)反而優于主場(28勝13負)。賽后當被問及是否因此感到寬慰時,主教練喬-馬祖拉給出了耐人尋味的回答:“我的慰藉在于,挑戰就在眼前,而我們有機會并肩攻克。”
而尼克斯的底氣則更為直白,他們完全有機會在麥迪遜廣場花園的G3和G4終結系列賽。
原文:Steve Buckley
編譯:李太白